玻璃除蜡:在棱镜、光学镜头等光学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在研磨抛光等工艺阶段,通常会将光学玻璃用蜡或者胶粘接固定后上盘。下盘后需要将用于粘接的蜡或者胶清洗干净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其实还有一部分光学产品会选用蜡而不是胶来粘接固定,那就是薄型光学零件。由于薄型光学零件通常会有薄、脆等不易加工的特点,所以在切割、磨边等加工过程中的固定则需要蜡将整个光学工件的面全部覆盖来分散加工外力。而薄管式的光学玻璃加工为了避免切割抛光造成破裂,不仅仅会使用蜡将管状材料全部包裹,还会在将蜡注入管内以减少切割力对薄壁的损害。
蜡在光学玻璃的应用
蜡只是光学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待加工后是需要将这些附着在光学玻璃表面的蜡清洗干净的。我们都知道由于不同光学玻璃的要求不同,导致了组成光学玻璃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我们常见的玻璃材料外,还有石英玻璃、微晶玻璃、K4、K9等各种各样的材质。这些不同材质对于蜡的清洗也会有些许差异。我们在玻璃除蜡上有多类案例,例如最常见的光学棱镜的固定蜡清洗,还有石英薄管的切割后的固定蜡清洗,以及用于光纤等毛细玻璃管切割后的蜡清洗。
薄型光学零件
其中较为难清洗的是光纤器件的毛细玻璃管,由于毛细玻璃管薄、细、脆,而且也为了切割加工的便利,客户都是用胶将多个毛细玻璃管粘在一起来分散切割应力,待切割后再将胶清洗干净。但是这种切割方式的良率并不是很高,于是将工艺改成了用蜡在外部全部包裹固定的方式,这种全面分散切割应力防止破裂的方式相比于胶的点部分散应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良率,可是这种切割工艺在切割后是需要将蜡彻底清洗干净。
对这种情况给出方案
1、先用开水将外部固定蜡融化掉一大部分,开水煮过后粘连在一起的毛细玻璃管就会散开成单个玻璃管状态。
2、将这些毛细玻璃管放入加热的玻璃除蜡清洗剂中,清洗剂会将玻璃管内壁和外壁的蜡全部清洗干净。
3、清洗后再将毛细玻璃管放入超声波槽内的清水进行多次漂洗,然后烘干即可。
经过四十倍显微镜观察验证,发现玻璃管内外壁表面并无蜡渍残留,玻璃表面也无划伤变色等情况出现,完全符合客户对于玻璃管的清洗要求。